——“大学英语教师的教与研”系列讲座之二
2018年5月10日下午,来自中国地质大学的汪卫红副教授,应邀来bat365官网做了题为“大学英语教师的科研之路”的讲座,讲座由大学英语部主任程向莉副教授主持。王爱菊副院长、游长松副院长,大学英语部的全体教师和部分硕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在讲座开始,汪卫红教授简单介绍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各阶段学习的具体课程以及产出的学术成果,以此串联了自己学术兴趣的发展历程。汪教授指出,纵观自己的学术之路,外在的动力来自于时代发展对大学英语教师不断变化的要求,内在的动力则是自己对语言教学与研究不断深入的理解。就此话题,她指出教学与科研是密不可分的。作为大学教师,应时刻铭记“教而不研则空,研而不教则怠”这一原则,正确把握教与研的关系,用教学支持科研,用科研反哺教学。
紧接着,汪卫红教授就教学研究的必要性及方法论这一大话题进行了详细阐述。针对教学研究类论文难以发表的现实问题,汪教授借用徐锦芬教授的话指出,“教学研究是一座挖不完的金矿”,人文社科类的研究没有固定且唯一正确的答案,它受实践中的众多因素所影响,这其中的每个因素都值得展开进行深入的探究。但同时,汪教授也指出,即使研究的切入点众多,作为研究者也应找到自己所做研究的价值及其所在领域的格局。因此,她建议每位研究者在展开研究项目的时候,应全面了解研究问题所属的领域,并定位自己的研究对该研究领域有何贡献。此外她还分享了自己搜集及整理文献的方法,并鼓励所有老师们建立属于自己的文献库,为研究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针对研究设计的话题,汪教授鼓励研究者们在研究设计阶段注意采用与研究问题配套的研究方法,并注意研究方法本身缜密的逻辑性。最后,汪教授提出,研究者应始终不放弃打磨自己的学术语言。在行文过程中,要注意积累跟论文主题相关术语的不同表达方式,实现语言表述的多样性;要使用与研究方法相关的表达,保证文字表述的准确度;最重要的是要注意每个理论都应“有迹可循”,充分保证论文文字内容的可信度。此外,注意用体面的学术语言,在尊重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阐述自己研究的重要性。
讲座最后,汪教授与在场听众进行了互动交流,热情、耐心并详细地回答了老师们提出的有关问题。之后,游院长对讲座进行了简短的总结,并代表大英部全体教师及学生向汪教授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讲座在听众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本次讲座极大地开阔了老师与同学们的学术思路和视野,起到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效果。
(通讯员:董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