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姓名: 马萧
职务/职称: 教授、博导
所在系别: 翻译系
EMAIL: 1486627668
主要学习经历:
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硕士,bat365官网登录入口 英语语言文学
学士,华中师范大学 英语语言文学
教学与研究领域
教学课程:《翻译研究方法与学术写作》、《语用翻译研究》、《计算机辅助翻译》、《西方翻译理论》
研究领域:翻译理论研究、跨文化交际与翻译研究、中华学术外译研究、语用翻译研究等
学术经历
2016年12月—至今,bat365官网登录入口院长
2016年7月—8月,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2016年8月,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访问教授
2011年9月—2016年12月,翻译系主任
2010年8月—2011年8月,英国曼切斯特大学访问学者
2011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2007年11月—2010年8月,英文系副主任
2000年11月,晋升为副教授
2006年11月,晋升为教授
教学与科研获奖
2020年,“翻译教学团队”获湖北省优秀教学团队。
2019年,“多语应急服务能力虚拟仿真实训实践”获湖北省一流课程。
2016年,获bat365官网登录入口“我心目中的好导师”。
2015年,获第七届“bat365官网登录入口杰出教学贡献校长奖”。
2014年,获bat365官网登录入口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
2014年,获第九届湖北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
2013年,获湖北省翻译协会学术著作一等奖。
2007年,获bat365官网登录入口教学科研论文二等奖。
2006年,获bat365官网登录入口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
2005年,获bat365官网登录入口教学科研论文二等奖。
国内外社会兼职
武汉翻译协会会长、中国语用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理事、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院系联盟副理事长、外语学科发展联盟理事。
研究成果
著作:
《没有神秘的神秘人物》(编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2年。
《佛罗里达》(译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
《青鸟》(译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年。
《秘密花园》(译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年。
《翻译工作者手册》(译著),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出版社,2009年。
《语用学研究》第3期(执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语用学研究》第4期(执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翻译适应变异论》(专著),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出版社,2012年。
《新编基础英语教程》(1-4册),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出版社,2015年。(总主编)
《新编基础英语教程》(第4册),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出版社,2015年。(主编)
《基本原理》(译注),上海译文出版社,2021年。
《社会文化理论与二语教学语用学》(译著),商务印书馆,2021年。
论文:
外语课堂上英语文学课程测试的传统与革新,《国外外语教学》,1991年第2期。
胡适与翻译,《名家翻译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名篇新读,余香未尽,《中华读书报》,1999年。
动植物词语的文化喻义与翻译,《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学报》,2000年第5期。
多媒体教学——外语教学的新手段,《江汉论坛》,2000年第3期。
文学翻译的接受美学观,《中国翻译》,2000年第2期。
非言语交际手段与外语教学,《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与翻译,《中国翻译》,2003年第5期。
浅谈从语言哲学中延伸的几个语用学问题,《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学报》,2003年第5期。
英汉语篇差异与翻译,《英汉语比较与翻译》,2004年第4期。该文被收入《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优秀论文集》。
浅析推理照应的几种解释模式,《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翻译模因论与翻译教学,《山东外语教学》,2005第3期。
从模因到规范——切斯特曼的翻译模因论述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共性论与个性论——语用学该走向何处?(译文),《现代外语》,2005年第2期。
胡适的文学翻译与文学创作,《江汉论坛》,2005年第12期。
Cooperation and Bridging Reference,《跨文化研究论坛》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出版社,2006年。
翻译过程中的关联缺失与关联重构,《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关联理论与翻译研究,《语用学纵横》,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话语幽默的文化策略研究,《江汉论坛》,2009年第9期。
英汉语篇差异与翻译,《英汉对比应用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
Rethinking the HNC Antithesis on the Basis of the Semiotic Square (co-author),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es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ingapore, 2009.
《语用学研究》第3期(执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语用学研究》第4期(执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A Tentative Adaptation Model of Translation, Studies in Pragmatics, 2011(4).
Curriculum Vitae and Identity Re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at the 12th International Pragmatics Conference in Manchester, 2011.
基于模因论的翻译规范思考,《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6)。被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15年第3期全文转载。
此“巫”非彼“巫”——《楚辞·九歌》中文化符号“巫”的英译思考,《东方翻译》,2015(6)。
目的论视角下的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研究,《理论月刊》,2014(12)。
启蒙运动与《帕梅拉》中的道德教化,《北方文学》,2015(9)。
从面子理论看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的翻译策略,《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7(2)。
A Review of Multimodal Pragmatics and Translation: A New Model for Source Text 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lish, Literature and Social Sciences (IJELS), 2019 (6): 1892-1894.
中国文化外译的翻译传播学模式,《湖北社会科学》,2020(2)。
On the Subjectivity of Interpreter in Press Conference CI in Mainland China: An Appraisal Approa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nguages, Literature and Linguistics, 2019, 5(2): 126-132.
Reflection on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Note-taking Textbooks Published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2019, 5(1): 9-14.
“命运共同体”倡议下翻译工作必将大有可为,《人民论坛》,2019(12)。
教学与科研项目:
1、“胡适翻译研究”,2001年bat365官网登录入口bat365官网登录入口项目。(主持)
2、“英汉话语联系语的语用认知对比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号:00BYY002)。(参与)。
3、“语用照应的认知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参与)。
4、“翻译适应变异性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金项目(2012YB001)。(主持)
5、“中国文化经典英译在海外的传播方式与适应策略研究”,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14G016)。(主持)
6、《代议制度比较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16WFX007)。(主持)
6、“鄂法教育交流与合作研究(1978-2008),湖北省教育社科”“十二五”规划“一般项目(2014B006)。(参与)。
7、“多语应急服务能力虚拟仿真实践课程平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2020SR1004445),2020年。(主持)